您的位置 首页 励志句子

老城话,你还能说标准吗

再往西就是老城了静静 摄楼下住了一户老邻居,姓党,前年添了孙子,一家人乐呵呵的。因他是老城人,见面打招呼挺有意…

再往西就是老城了静静 摄
楼下住了一户老邻居,姓党,前年添了孙子,一家人乐呵呵的。因他是老城人,见面打招呼挺有意思的。
那天,我在一楼碰见了老党引(带)孙子,开口就说:“该(在)家哩!”上了楼,心想,我这老城话说得够地道了,更重要的是见了老城人,口音不由自主地变了,连我自己也感到奇怪。
要说从老城搬到涧西三十多年了,尽管乡音难改,但基本上锻炼成了见啥人说啥话(音),为的是交流方便。
前几天,与一个外地朋友通电话,因他讲普通话,我也就操起了“半自动”,有时候四声不准,自己都感到别扭,但也只好硬着头皮讲下去。
老城人管这种情况叫“撇腔”,还有个歇后语:“买个勺子没有把儿——捏着撇吧!”
方言这事很有意思。晚报登过关于“哪吒”咋读的报道,细看过去,这十里八乡、城里城外的,读法还真的不一样。
我这一代人,现在六十开外了,在方言融入普通话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记得上小学时,学校提倡说普通话,同学里说普通话的很少,若是有个外地的尤其是京津一带的同学,那是很令人羡慕的,原因是觉得普通话好听,老师也提倡,很有面子。同学们都愿意和他一起玩耍,潜意识中可能是想多受些普通话的熏陶吧!
学习普通话很曲折,开始真不习惯。当年流行一个笑话,说是有个同学,在学校学了普通话,到家里对一位长辈说话,用普通话说“昨晚上”,可能说得不标准,被长辈抢白:“坐碗上,你那(婶)那脚,你咋不坐你大(叔)腿上?”他说的“昨晚上”,方言里要说“夜黑地儿”,长辈可能听不懂,也许是听懂了,觉得不好听。
老一辈对方言的感情不难理解,古人不是还“乡音无改鬓毛衰”嘛!乡音里留存了儿时的记忆,留存着记忆中的亲情、老街、老屋和永远的乡思、乡愁。老城方言的特点,很多人说是儿化音多,这自然不错,但还有比儿化音更重要的。
我有两点感悟,一是可能与水土有关,洛阳话声调中第四声多,这样方言听起来就比较艮(gěn)。比如“鸟”的读音,普通话是三声,但方言读四声。
二是转音多,比如前面举的例子,把“在”说成“该”,可能与语言的历史绵长有关,说得多了,音自然就转了。在口语中,“在”肯定比“该”拗口,类似的还有把外爷叫成“位爷”等(方言叫“鸟嘴”,指发音难)。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大家熟悉的“日头地儿”说成“柔地儿”,“史家沟”说成“沙沟”等。
然而,方言终归是要消亡的,因为本质上方言是地域交通不便的产物,现在交通发达,人们生活的圈子也越来越大。
前些年,参加一位老师的新书座谈会,内容是洛阳方言研究。大家的共识是,方言很可爱,但最终它只有在地方戏和本土作家的作品中保留下去。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交际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普通话的天地越来越广阔。
以我自己为例,我从老城搬到涧西,女儿在学校学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虽然在家里还讲老城话,但说实话,她说老城话也不标准了。
我有时也想,自己的老城话其实与父辈、祖辈相比,也变了许多,这可能就是时代的进步吧。
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外孙女上小学了,语文课要求四声要准,课外辅导她的任务,只有她妈妈来完成了。
THE END
晚报副刊精读
编辑:静
审核:周彦超张丽
洛阳晚报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