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汉赋的三大类 [汉赋特点]汉赋三大主要类型 汉赋三种形式的代表作家作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赋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赋特点的解答…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赋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赋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赋三大主要类型

答:汉赋一般分为骚体赋、大赋、小赋三种类型。

骚体赋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直接受屈原《九章》和《天问》的影响, 保留着加“兮”的传统,其语言是四言和散句的结合,大都是抒发怀才不遇的 不平,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

大赋又叫散体大赋,是汉赋的典型形式,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 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鸿篇巨制。枚乘的《七发》标志汉大赋的正式 形成,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大赋的代表作。

小赋,又称抒情小赋,是在扬弃了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舍本逐末、 缺乏情感的缺陷,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础上,所创造出的篇幅较小、文采清 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赋作。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等,都属于小赋作品。

汉赋的内容特点有三类:

1. 歌颂帝王功德(司马相如《子虚赋》、扬雄《长杨赋》);

2. 描述宫廷生活(司马相如《上林赋》);

3. 劝诫之旨(枚乘《七发》)。

汉赋分为三种类别:分别是大赋、小赋和骚体赋。

大赋又称作散体大赋,规模宏大,结构也比较恢宏,气势大气而磅礴,用词华丽,往往都是成千上万句的长篇巨制。代表人物有“赋圣”“辞宗”的司马相如,张衡、贾谊、班固、扬雄等大文人。

小赋则是扬弃了大赋冗长的篇幅,、辞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础上,创造出篇幅短小、文采清丽、能讥讽时事、又能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代表人物有赵壹、蔡邕等,都是小赋的高手。

骚体赋则直接收屈原《九章》和《天问》的影响,保留着加“兮”的传统,其语言一般都是四言和散句的结合,表现手法为抒情言志,汉初的六十年是骚体赋的时期,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

后世人一般将汉赋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汉赋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创作形式有何特点

汉赋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西汉初到武帝即位前是汉赋的创制阶段,骚体赋的形成。 汉初赋作多近乎屈原的骚体,重在抒发一种凄恻哀怨的情感,并使用“兮”的语气词,因而汉初的赋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对屈原骚体的继承。不过,汉初骚体赋在形式上也开始趋向散文化,同时又大量使用四字句,句法比较整齐,显示了由骚体向汉大赋的过渡。 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贾谊《吊屈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等。

2、武帝初至西汉末是汉代大赋的繁荣时期。 汉大赋用反复问答的问答体形式,以铺叙渲染帝王、贵族生活为手段,以微刺帝王、贵族淫奢为旨归,内容上改变了骚体那种哀怨愤激感情的抒发,形式上改变了楚辞多用语气词的特点,成为结构宏大、句式以四言为主、专事铺陈描写的散文。 代表作家作品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两都赋》,扬雄的《甘泉》等。

3、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 东汉中后期的赋,重在抒情述怀,篇制短小,故称之为抒情小赋。 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嫉邪赋》、蔡邕《述行赋》等。

汉赋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西汉初到武帝即位前是汉赋的创制阶段,骚体赋的形成。 汉初赋作多近乎屈原的骚体,重在抒发一种凄恻哀怨的情感,并使用“兮”的语气词,因而汉初的赋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对屈原骚体的继承。不过,汉初骚体赋在形式上也开始趋向散文化,同时又大量使用四字句,句法比较整齐,显示了由骚体向汉大赋的过渡。 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贾谊《吊屈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等。

2、武帝初至西汉末是汉代大赋的繁荣时期。 汉大赋用反复问答的问答体形式,以铺叙渲染帝王、贵族生活为手段,以微刺帝王、贵族淫奢为旨归,内容上改变了骚体那种哀怨愤激感情的抒发,形式上改变了楚辞多用语气词的特点,成为结构宏大、句式以四言为主、专事铺陈描写的散文。 代表作家作品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两都赋》,扬雄的《甘泉》等。

3、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 东汉中后期的赋,重在抒情述怀,篇制短小,故称之为抒情小赋。 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嫉邪赋》、蔡邕《述行赋》等。

汉赋是一种极尽辅陈的文学表现形式,您对汉赋有怎样的理解和评价

汉赋是两汉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形式上以铺张扬厉、排列辞藻为能事,带有明显的骚体特征,文体多由楚辞演变而来。早期汉赋多关心时政,对国家命运尤为关注,告诫执政者以亡秦为鉴,希望施行仁政。如贾谊的《过秦论》,有“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劝政,有“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方之心”的极尽铺叙排比。读起来文采飞扬,气势磅礴而酣畅。汉赋中期,汉赋体制以宏伟的大赋为主,内容多以帝王狩猎之乐,宫苑建筑之精,山川绿林之美为主。手法较为夸张、虚构,对客观事物有精细的描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但思想内容少了早期汉赋浓烈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流于歌功颂德、淫于物质享受。如司马相如《上林赋》。汉赋后期,一改中期大赋形式,以小赋为主,手法也多为托物言志,表现个人的情感和胸怀。如祢衡的《鹦鹉赋》。汉赋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从开国建制,到繁荣昌盛,再到国运衰微,文人们都表达了与国相随的情感,推动和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从《楚辞》发展而来,并吸取了 荀子 《赋篇》的体制和纵横家的铺张手法。有小赋和大赋两种。小赋多为抒情作品。大赋多写宫观园苑之盛和帝王穷奢极侈的生活,绮靡富丽,为当时统治者所喜爱。

汉赋是流行于汉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在表现形式上吸取荀子《赋篇》的体制和《楚辞》词藻的华丽的特点,讲究铺排描摹、夸张渲染,遣词造句繁复堆砌,有诗歌和散文的双重特点。

汉赋具体有大赋和小赋之分,大赋如贾谊的《吊屈原赋》《鹏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等名篇,小赋有汉武帝刘彻的《李夫人赋》、东方朔的《答客难》、王褒的《洞箫赋》、张衡的《归田赋》等。

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也即文体,赋起源于战国时代,盛行于两汉,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仍然流行,至今,赋仍旧有大量的现实创作,甚或成立有专门的辞赋协会,说明赋作为一种讲究文采的文体,流传千年依旧拥有自己的创作群体。

自汉以后,历代名家也有赋体文章屡现且有名篇,诸如三国曹魏时曹植的《洛神赋》、唐王勃的《春思赋》、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范仲淹的《水车赋》等等。

但是,对于汉赋的态度和认识,历史以来的分歧很大,有的推崇备至,有的全盘否定,推崇者对其半诗半文讲究文采和韵律的特点痴迷不已,否定者对其夸张铺张而词藻华丽的特点反感之至。

无论怎样,作为一种文体形式,既然存在并且在两汉时代受到官方和民间的一致喜爱,说明它曾经在历史上的存在价值和地位,这个不容否认也否定不了。

《文心雕龙·诠赋》曰“赋自《诗》出,分歧异派。写物图貌,蔚似雕画。抑滞必扬,言庸无隘。风归丽则,辞剪稊稗。”

今千年后回望而阅,然也!

感谢邀请!赋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它滥觞于先秦,成熟繁荣于两汉,流派纷呈于魏晋南北朝,又延续至唐宋元明清,历代都不乏优秀之作。跟其它文学样式一样,皆是古代文学艺术中的瑰宝,至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在形式上,它介于诗文之间。既有诗的韵味,还有文的句式。可以说是一种半诗半文的载体。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意思为,赋就是铺排华美的词句,以描绘事物,抒情写志。

以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两篇大赋为最。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镂金错彩,华丽非凡。写宫殿嵯峨壮丽,苑囿集异兽珍禽,更兼琪花瑶草,掩映于秀木高林。再渲染天子射猎之非凡技艺,欢庆歌舞之热烈恢宏,粉黛三千,娇娥如云…等等,极尽铺陈描述,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歌功颂德,粉饰升平。故扬雄到了晚年,也觉得这种赋“丽以淫”,于是“辍不复为”了。

所以本人觉得这种赋过于堆砌词藻,为文造情,有过分造作之嫌。所以到后来,赋便由“体物”转为“写志”。由歌功颂德,夸富逞强,堆砌辞藻,转为直抒胸臆。语言质朴清新,感情真挚,内容丰富。抨击社会黑暗,痛恨压抑人材。抒写家国怀思,佳作迭出,成为不朽之篇章。

例如王粲的《登楼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张衡的《归田赋》,那: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等句,清新极了。直到今天依然历久弥新,传唱不衰。像一颗熣璨的明珠,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赋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赋三大主要类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