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搞笑句子

平讲平说:在家久了就想回单位上班,人需要工作不仅仅是因为需要工资,成长的过程就是发现“意义感”的过程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文 |趙玉平昨天我们谈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这段《西游记》的故事。大家看看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趙玉平
昨天我们谈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这段《西游记》的故事。大家看看同样是取经,唐僧的想法就是求取真经、普度众生,而八戒想的是有吃有喝,等任务完成以后可以脱出苦海,有机会重回仙界,自己还可以回原单位。如果用职场的眼光来看同样一份工作,不同的人在做的时候,他心里的想法真的是不一样的。
有人就觉得那有什么不一样,不都是上班挣钱挣票票吗?多给多干,少给少干,给钱就干,不给不干。而且学过经济学的人大家知道,经济学有个前提,就是人都是理性的,每一个人都是算计成本收益的经济人。这种经济人的假设就让很多人都会觉得人类就是利益驱动的高等动物。人们上班工作的驱动力就来自于求名求利之心。
这些天由于疫情,很多人都只能宅在家里边。我看到朋友圈里边有人就感叹,以前觉得要是天天不用上班,在家里躺一个月多舒服,现在真的在家里要待上一个月,就觉得很无聊、很烦躁。看来无论何时,人都不能无事可做。不过也有人说了,这上有老下有小,进进出出都是钱,月月还得还房贷、还月供,宅在家里不上班没有收入怎么行?闲在家里感觉焦虑,不是因为你需要工作,而是因为你需要工资。
仔细想想,这话说的有点道理,但又觉得总是欠点什么?那么一份工作除了工资以外,除了名利以外,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别的东西吗?关于这个问题,今天我们给大家推荐一个小的实验研究。
研究者招募到一批同学来做校对工作。这份工作难度适中,实行计件工资,要求同学们校对完一页就提交给现场的督导。工作完成之后,按照页数支付一点酬金。
研究者在现场把同学们分成三组,第一组叫关注认可组,这一组的同学来提交校对稿的时候,现场的督导都认真接收、认真评价,对他的工作表示认可和赞赏。第二组叫不理不睬组,这一组的同学来提交工作成果的时候,现场督导、不理不睬,直接随手把校对稿扔到一边的纸堆里边去,不做任何评价,接着就让他继续下一个任务。第三组叫毁掉成果组,这组同学来提交工作结果的时候,现场督导直接把校对稿就扔到粉碎机里粉碎掉,然后再给他安排下一个任务。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三组同学当中哪一组的积极性更高,业绩更好?当然是第一组。那么哪一组的业绩更差一点呢?很多人都会觉得肯定第三组业绩更差,实际研究发现第二组和第三组业绩没有多大的差异性,只不过第三组的心情更坏一些。而且当他们发现督导根本不看校对稿的时候,到后来他们就会马马虎虎,就会应付工作,就会作弊。
这个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就提醒各位老师和家长,在培养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输出关心和关注,不能不理不睬、漠不关心,更不能否定学生的付出,毁掉他的劳动成果。有些家长会对孩子说,学这个没有用,但是既然有这课程你就好好学吧。实际上这种不理不睬、不加肯定的说法,跟毁掉他的努力效果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这个研究还提醒我们,人们在干工作、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不光是为名为利,而且还需要得到关注和认可,需要发现这个任务的意义所在。找到意义感,做点有意义的事,对每个人都非常地重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无事可做,其实是让人特别焦虑的。这种焦虑来自于意义感的丧失。从这一点上讲,我们都需要工作,而且这种需要不仅仅是因为我们需要工资。
大家看看《西游记》里的唐三藏,他就是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舍死忘生去求取真经,这是他生命的意义所在。这件事有名有利,他会去做,无名无利,他也会去做。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唐代的玄奘大师他就是这样的。
而对于悟空、八戒和沙僧来讲,一开始他们并没有取经之心,他们各自都陷在自己的命运里,受困于自己的成长经历。每个人想的都是解决自己眼前的艰难困苦,一旦加入取经团队,在唐三藏的引领和感召之下,再加上一些必要的奖罚机制,所以这几个徒弟逐渐也就有了取经之心。所以大家看到成长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发现意义感、证明意义感的过程。这样的思路和方法也是我们培养年轻人培养孩子的一个秘诀。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本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内容均为原创,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媒体及公众号转载,请回复“转载”获得“转载需知”
#这些年,赵老师写的那些书#
趙玉平博士
北京邮电大学教师,北京九思书院创始人
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
微信ID:pingjiangpingshuo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