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鞭炮
儿时的炮竹,有的只是热闹的欢笑,没有所谓的烟花易冷。儿时的年味,爆竹声中一岁除 ——哪里是年味淡了,不过是怀念浓了。
春节要不要放鞭炮了?
来源: 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陈安庆
春联、年画、鞭炮、龙灯、狮舞、团年饭、拜年、庙会、社火、压岁钱、年节礼物。
春节,永远是个与众不同的节日。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其实,春节不仅仅是个节日,它是一年一度、全球炎黄子孙共同参与的重大仪式。
很多人说,现在年味越来越少了,春节带来的那种发自心底的快乐越来越少了。你也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吗?
那些陷在沙发里的老人,嗑瓜子聊天的中年人,眼睛盯着手机屏幕的小年轻,大概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对啊,过年越来越无聊了。”
对于许多人,尤其是城市人口来说,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新衣服什么时候都可以买,大餐也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品尝。那些曾经的过年“标配”,早已不再是过年专属了。
新衣服随时可以买,大鱼大肉平时想吃就吃,过节期间一顿接一顿的聚餐,成了精神和胃肠负担。
还有人觉得春节过得累,甚至害怕过春节。城市春节习俗的变迁,使得鞭炮声越来越少,礼仪越来越简化,过去对穿新衣、戴新帽、压岁钱、年夜饭的渴望也越来越淡。春节已经与一般假期日渐趋同。
木心在《从前慢》中写到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在当代信息文明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冲击下,只有少数人还能保留这份慢。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甚至连电视机都不再吸引人了。就拿诞生于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来说,如今,它也已成为了一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人们不再对春晚里那些炒冷饭的段子津津乐道,相反更热衷于开着电脑,捧着手机和iPad,边抢红包,边“吐槽”。
但不管怎么想,无论多苦多累,从每年一二月份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就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回家过年的渴望。春节期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馈赠与分享。流动着的人们也暂时停下来,多数都要“回家看看”。
春节民俗所传达的亲情、和善、关爱的情感,是中国人内心最渴望的。现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面对精神世界的浮躁、压抑,人们的内心深处更加渴望返璞归真,渴望亲切宽容的氛围。
春节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经济现象。从经济学角度看,春节是一种经济均衡。
从起源看,春节是经济尤其是农耕经济的产物,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就是来自农业。春节服务于农耕经济,农耕经济促生了春节。春节是两个经济循环周期的交点。春节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新一轮播种季节和收获季节的开始。
每逢春节,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文化流,都会带动文化、商业、交通、旅游、电讯、金融、餐饮等各行各业的全面繁荣,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春节经济”,买年货、吃年夜饭、逛庙会等传统消费红红火火。
但是有几项春节消费却令人郁闷焦灼。
单身狗们很焦灼,春节真是个年关。春节将至,又到了一年一度大龄单身狗被催婚的时候。于是,不少人动起了脑筋——租个对象回家过年。
几乎全体中国人都无比怀念“过去的”春节,怀念大年三十夜里十二点的饺子,怀念和兄弟姐妹们逛公园赏花灯,怀念在拥挤的人潮中被父亲举在肩上看民俗表演,怀念那些没有手机、电脑,一声鞭炮、一颗糖就很满足的新年。
很多人说,春节到今天传统民俗逐渐消失、淡化,商业文化以绝对强势,侵占了节日市场以及广大群众的心理,对春节的传统向往已不复存在。
春节来临,流动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家里,所有的工作都暂时停了下来,人们聚在一起倾吐真情,享受着“共同体”意义上的故乡和亲情的皈依。
只有这时,人们才在无拘无束中享受到“沟通”和理解。对个体而言,过年与平时最不同的是大家都从功利性或理性的世界里暂时解脱出来,以真诚的情感面对亲人与朋友,相互之间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温馨。大年初一开始,人们便相互拜访,以拜年的形式交流彼此日渐陌生的感情,寻找生活中难得的生活经历。
消失的年味,忘却的仪式,传统的民俗正在消失,就拿放鞭炮来说吧,对于家里有小孩子的,纠结的是——春节要不要放鞭炮了?
有鞭炮经销商反映,多地“最严禁炮令”之后,提前备货的鞭炮经销商不能销售,也无法退货,导致鞭炮大量在家中囤积的现象。囤积的鞭炮不仅给商户带来经济损失,也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过年,正是烟花爆竹的传统销售旺季,然而本该是“躺着赚钱”的烟花行业,却笼罩着一层愁云。国内销量下滑,出口减少,市场回款拖延…烟花爆竹生产商和经销商显得焦虑不安。湖南浏阳,中国最重要的烟花爆竹产区,世界烟花之都,这座城市里云集了数百家烟花爆竹公司,产能占全国的2/3。但当地的烟花整个产业链正在经历寒冬。销量下滑的背后,是官方出于环保考虑,而实施的燃放烟花爆竹禁令。
2017年开始,包括北京,上海,杭州,长沙,唐山等444个中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实施了禁止燃放,运输和经营烟花爆竹的相关规定。2018年2月16日(农历大年初一),在湘军故里曾国藩家乡——湖南双峰县,落款为“双峰县禁燃领导小组城西执法组”的一则追捕“公告”引发关注。该公告称,双峰县一男一女在2月16日凌晨零点零八分,在小区外坪违规放鞭炮,被县委主要领导批示,当地公安机关设立奖金一万元追捕。另据披露,此前2月12日双峰一贺某人士因故意燃放烟花爆竹,被依法行政拘留10日。2月12日,贺某因故意燃放烟花爆竹,被双峰县公安依法行政… 贺某趁着黑夜,潜入永丰镇诸家伦村聂某住处,偷偷将一封万响鞭炮点燃…
无独有偶,距离双峰县不远的湖南新化县,在2018年2月9日晚进行了一场烟花爆竹统一清查行动。共出动警力340余人,乡镇安检站工作人员60余人,警车70余台,成立检查小组34个,共排查储存仓库、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及网点160余家,发现并当场督促整改火灾隐患30余处,临时查封3家,检查车辆260余辆,查处非法买卖烟花爆竹案1起,非法运输烟花爆竹案1起,行拘2人,教育训诫违规经营人员60余人,收缴烟花爆竹246(件),礼花、红炮、火柴炮155个(挂)。
卖烟花鞭炮的被封了3家,拘留2人官方对外宣称,本次烟花爆竹统一清查行动经过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两会”、“两节”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爆竹坊之所以能够存在,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爆竹生产有着高额的利润空间。比如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所谓“八百头”爆竹,其成本原材料加上人工不过几十元,而零售价接近200元。在花炮主产区,以较常见的5万头爆竹为例,成本为35元至50元,一般市场售价为40元至55元,普通节日售价为50元至80元,春节前后的销售旺季可以卖到100元以上。
中国花炮产地遍布南北,最负盛名的却是密集于湘赣边境的萍浏醴地区:湖南的浏阳、醴陵和江西的萍乡市上栗县。三地产量估计占全国的70—80%左右。
浏阳花炮从上世纪80年代繁盛至今。1995年,浏阳被国务院授予“中国烟花之乡”的美誉。自古浏阳有‘十家九爆’之称,浏阳32个乡镇中只有3个不生产烟花爆竹。浏阳花炮产值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总产值达228.2亿元。中国人点燃的每两个花炮中,就有一个来自浏阳。
在国内各大城市颁布这个禁令之后,市场需求萎靡不振,导致产量下降,烟花鞭炮行业都处在低气压状态,很多地方烟花企业经营不下去。由于在终端市场上卖不出去产品,很多经销商拖欠回款,这也直接导致很多中小烟花鞭炮企业陷入资金短缺的噩梦中,生意惨淡。
实际上,即使没有禁令,烟花业的状况也大不如前——大城市的需求日渐萎缩,除了春节期间,大城市严格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城市中的年轻人把烟花爆竹看作过时的东西,由于没有地方,再加上担心安全问题,他们不愿让下一代玩烟花爆竹。面对烟花这一“火药桶上的经济”,官方加强对烟花爆竹行业的规范管理,加大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是值得肯定的,毕竟大家需要烟花爆竹带给人们快乐的享受,而不是带来罪责与人身伤害的隐患。
一些人表示,跟汽车尾气的污染相比,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污染根本是九牛一毛。他们担心的是在烟花爆竹禁令实施之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消失。没有烟花炮竹噼里啪啦的声音,年味也会淡下来?
有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还会污染空气会释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或有毒气体,并产生碳粒等烟尘,刺激人的呼吸道伤害肺组织,对神经系统,是个无形的“杀手”!
一些地区PM2.5爆表连连发生,每年春节期间因烟花爆竹伤人的事件频频被曝出,很多人开始倡议春节期间不要放鞭炮!
然而还有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时声势能给人以畅快淋漓的感官享受,现代人工作学习压力过大,可通过燃放烟花爆竹得到一定的释放,缓解平日的压力。烟花鞭炮能够增强节日氛围,调动人们积极的情绪,放完鞭炮满地的红色,使得传统年俗充满喜庆之感。
中国从烟花发明到现在有1300多年历史了,有人认为,一个春节的烟花炮竹有一年的汽车尾气污染大吗,不放烟花爆竹能治好雾霾吗?为什么不少几个污染企业,玩耍时少开一次车?
他们担心燃放烟花,是过年的传统,春节放鞭炮,一年就集中放那么几天,年画不见了,除夕不放鞭炮。中国人的传统年俗,不是说禁就禁,不能因噎废食,很多城市都是一谈到堵就禁就限。
还有人认为,没有烟花鞭炮烘托节日气氛,春节的节日气氛与年味会淡很多。雾霾并不完全是放爆竹引起的,春节放鞭炮只是几天的时间,把pm2.5的产生归结到放鞭炮上,这种想法似乎也是过于简单。
不支持禁燃烟花爆竹的同样大有人在,理由很简单:作为千百年来的传统,燃放烟花爆竹的风俗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有人认为,不发出噪声的小型绚丽焰火,给人希望和憧憬,不该禁止,反倒应该提倡。不然社会呆滞,人们大概会沉闷死。春节听几个响,能够增强节日氛围,调动人们积极的情绪,放完鞭炮满地的红色代表喜庆、幸福、吉祥!
有人认为禁放鞭炮 ,是令中国传统文化消失的根本原因之一。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每当除夕之夜,不管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僻静的山村,无论是霓虹灯闪耀的闹市还是小巷深处,“嘣嘣叭叭”“哔哔”的爆竹声,此起彼落,竞相欢叫。那五彩缤纷的火花,给深沉的夜暮划出一道道彩虹,给人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无论是富裕家庭还是家境不好的家庭一般都会买上一些鞭炮回来。
家里的小孩子是最高兴的,每天都能放几个过过瘾。等到大年三十晚上,在家中大人的带领下痛痛快快的放一通。在随后的接神、祭财神、顺星、开市送神等仪式上,都会燃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一个春节的烟花炮竹有一年的汽车尾气污染大吗,为何不禁汽车?一个春节的烟花炮竹有一年的二手烟污染大吗,为何烟草禁不了?年画不见了,除夕不要放鞭炮,过两年对联也没必要贴了,中国人也就没必要过年了!中国的传统,不是说禁就禁,不能因噎废食,要鼓励少放,鼓励多生产环保爆竹,多增加一些能增强年味的活动。就好像现在的堵车,很多城市都是一谈到堵就禁就限,这也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