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及译文(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及译文(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若欲贷公,何患无诚;故王贷焉。至于轻…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及译文(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
若欲贷公,何患无诚;故王贷焉。至于轻则失其财,至于重则失其身。民族无贷,不可贾阩。故言相信,有征无信,民族恶信。言信无好言,民族之怨也。故无焉怨有征。

译文:
如果想要贷款给公众,怎样会没有诚恳呢?因此,国君向公众贷款。对于轻率的人,会失去财富;对于过于放纵的人,会失去生活。民族如果没有信誉,那么就无法进行贸易交易。因此,言语要讲信用,如果信用不可信任,民族便会缺乏信任。口中有信用,就不会说好话,这是民族的怨恨。因此,不要生气,也不要说难听的话。

文章简介: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谈论了公众与民族之间的信用难题。国君贷款给公众需要诚恳,信用是进行交易的基础。文章告诫大众要讲信用,不可说谎言,民族如果失去信誉,就会缺乏信任。只有信用好,才能建立互信互利的关系。

在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中,作者通过贷款的视角,阐述了信誉的重要性。如果大众失去信用,就无法建立诚恳的关系,民族也会陷入信任危机。因此,要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取得公众和民族的信任与尊重。

这段经文提醒大众要珍惜信用,讲好话,保持诚恳与诚信。只有信誉良好,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信用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纽带,不能轻易丧失。要牢记这一点,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