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湘江战役典故有哪些 湘江战役典故? 湘江战役史实

一、湘江战役典故? 85年前,中央红军开启了气壮山河的长征之路。途经桂北湘江地域时,关乎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

一、湘江战役典故?

85年前,中央红军开启了气壮山河的长征之路。途经桂北湘江地域时,关乎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红军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湘江战役打响了。一场场赴汤蹈火的阻击,一次次九死不悔的坚守,为中央红军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打下基石。数以万计的红军将士以自己的鲜血和生活,为这场战役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每一次牺牲都是不朽的,每一位英雄都值得仰望。将士们以坚决的信仰、钢铁般的纪律和不畏牺牲的革命灵魂,深刻诠释了何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今天,我们回顾这段悲壮的历史,既是为了缅怀先烈,知道来时的路,更是为了传承未来,坚决新长征路上的正确路线。

在红军长征这部威武雄壮的英雄史诗中,中央红军途经广西时发生的湘江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血与火、生与死、存与亡的一场重大战役,是对政治信仰、军事战略和想法意志、生活能量极限的一次重大考验。如今,湘江战役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它所迸发出激荡人心的强大灵魂力量,仍跨越时空,深植时代,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进史中历久弥新。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

二、黄河战役典故?

官渡之战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爆发了一场决定性大战。当时北方割据势力以袁绍最大,曹操次之,两大势力决战是势所必然的。袁绍有军队数十万,占地面积又大,但不得人心;曹操能用于对抗袁绍的军队仅三、四万,但比较得到百姓拥护,而且献帝在他手中,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年二月,袁绍遣谋士郭图、大将颜良直扑白马曹操所置东郡太守刘延,自己亲率大军驻屯黎阳。曹操采用声东击西的战略,引兵向延津,袁绍派兵增援。曹操见袁绍中计,立即亲率轻骑直趋白马,阵斩颜良,袁军大乱溃散。袁绍大怒,下令渡河追击曹操。在延津以南,曹操故意将辎重弃置路上,袁军纷纷抢夺。操乘机败袁军,诛袁军大将文丑。

曹操虽然在白马、延津取得局部胜利,但敌强我弱的态势仍未根本改变,于是决定诱敌深入,主动撤退到官渡,深沟高垒,固守阵地,以待有利时机。双方在官渡相持数月后,曹操出奇兵火烧乌巢,尽焚袁军粮草辎重,并趁机向袁军全力进攻,一举消灭袁军七万余,袁绍和儿子袁谭率亲兵八百余骑逃过河。此一战役,曹操以少胜多,歼灭袁绍的主力,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三、中国历史上战役及典故?

战役:赤壁之战

典故:赤壁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时期的一场战争。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渐统一了北方,接着他在完成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之后,遂发起了统一南方的战争。

长勺之战是中国战争早期的一场经典战役,虽然没有武王伐纣的气势,也没有宣王南征的规模,是一次诸侯之间规模不大的战争。但它却在政略、战略和策略上体现了古代一些可贵的军事辨证想法,给人以启迪。

四、辽河战役历史?

辽河战役中日双方反复搏杀,尤以牛庄、田庄台之战最为惨烈。中日甲午战争中唯一一次大规模巷战发生在今辽宁牛庄。牛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由丹东、岫岩、析木城一线进攻牛庄。

清湘军五千对两万倭寇,战况激烈。

历时一昼夜的牛庄之战,清军终因寡不敌众,阵亡官兵1800余人,698人被俘。

牛庄失守后日军执枪挨户搜查,杀人无数,牛庄城血流成河。

日军虽夺取牛庄,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将卒死伤389人,第十一联队第一大队长今田唯一少佐被击毙,日军哀叹“我军战颇苦”,当时援辽抗日的湘军旧将魏光索往来督战,竟至三易坐骑,血染衣袍。

五、历史著名战役?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朝末年前207年至前206年,秦军与起义军项羽部队在巨鹿(古县名,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展开的一场决战,最后项羽获胜。这是秦末战争中消灭秦军主力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一个。

六、上甘岭战役历史?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

双方随后不断向上甘岭地区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岭提高为局部战役规模。激战持续至11月25日结束。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

七、湘江战役的经典故事

湘江战役的经典故事

湘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全歼国民党军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中国革命战争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胜利。战役发生在1949年秋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最终在湘江畔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

湘江战役的经典故事承载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拼搏和无畏牺牲,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智慧和特殊战略想法。

战役的背景

湘江战役发生在中国革命进入决战阶段的关键时期。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解放战争,争取夺取政权。国民党军控制着湖南、广东等地区,湖南作为国民党军的重要基地其中一个,成为人民解放军迅速推进的阻碍。

战役的展开

人民解放军发起湘江战役的目标是全歼国民党军,在湖南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经过充分的准备和谨慎的规划,人民解放军展开了对湖南的战略进攻。

在战役初期,人民解放军采取了多种战术手段,包括秘密渗透、疑兵假意和声东击西等,以迷惑和消耗国民党军的力量。在湘江两岸,人民解放军采取了合理布阵,利用地形和天时优势,提高自己的作战效能。

战役的进展

湘江战役的进展符合人民解放军的预期,但并不代表战役的胜利易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国民党军采取了顽强的抵抗,使得战役进展缓慢,牵扯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然而,通过人民解放军的卓越指挥和战术安排,他们逐渐获取了战役的主动权。人民解放军紧密配合,相互支援,以雷厉风行的势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险要之地。在湘江畔,人民解放军展示了他们的战斗意志和顽强拼搏灵魂。

经典故事:英勇的战斗灵魂

湘江战役中有许多经典的故事,这些故事展现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勇壮和无畏牺牲。

例如,在一次激烈的突击战中,一位年轻的战士被爆炸物击中,却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为战友挡下了致命一击。他的英勇事迹感激了身边的战友,也让国民党军对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产生了深深的敬畏。

还有一位女战士,她在湘江前线担任通信员,每天要冒着枪林弹雨为指挥官传递重要情报。她坚毅勇壮的表现让大众对中国女性的顽强灵魂有了更深的了解。

战役的胜利与意义

经过数月的艰苦战斗,人民解放军最终击败了国民党军,全歼了对方的主力军。湘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民解放军占领了湖南,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夺取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湘江战役的胜利对于中国革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让中国人民感受到了革命力量的强大,也为后来的解放战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的战斗灵魂和领导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格。

湘江战役是中国革命战争历史上的一场经典战役,它承载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与拼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智慧和战略想法。战役的胜利对于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解放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也为今天的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八、窦家山战役历史?

窦家山战役是解放兰州战役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窦家山位于兰州的东南部,是进入兰州的东大门,自古就有“守兰州,必守窦家山之说”。

九、渡江战役历史?

1949年4月20号发起,百万雄狮过大江,4月23日,占领南京,蒋介石军队败退台湾,结束了蒋介石政府在大陆的统治。

十、孟良崮战役历史影响?

1、孟良崮战役74师全军覆灭,对国军士气打击极大。

2、整编第74师战败覆灭,发生在全面内战爆发后不到一年,国军尚居于进攻地位,并且华东国军总兵力仍居完全优势的情况下,因此其结局就尤为震撼。相比之下,五大主力之其余四支,均在孟良崮战役又过了一年多后的战略决战阶段,在国军总体已处颓势的情势。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