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仓颉造字对中国历史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和影响 仓颉造字对中国历史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仓颉造字中国民间故事

相传远古时期,仓颉是黄帝手下的一个官员,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几许。可是牲口和食物的数量在逐渐增加…

相传远古时期,仓颉是黄帝手下的一个官员,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几许。可是牲口和食物的数量在逐渐增加,以前那种光凭脑袋记忆的办法渐渐不行了。仓颉一下子犯难了。

后来,仓颉想出了一个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并且涂抹上不同的颜色来代表各种不同的牲口的数量。但时刻一长,就不奏效了。由于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容易,可是要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开结就麻烦多了。于是,后来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里挂上各种不同的贝壳,来表示他所管的物品。这样,要记录数目的物品增加一个,他就在绳子上打个圈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解开一个结。这就是远古人类的记数、记事技巧,叫做“结绳记(数)事。这种技巧还是比较管用的,一连使用了好多年。

黄帝见仓颉如此能干,于是分给他管理的事务越来越多,比如年年祭祀的次数,每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等都分配给了仓颉。随着生产的提高,仓颉又犯愁了,原来那些添绳子、挂贝壳的已不管用了。怎样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正好一个大雪过后的日子,仓颉和部落里其他人一起去山上参加集体狩猎。漫山遍野白雪皑皑,山川树林全部都被大雪覆盖了。仓颉转了一座山,也没有看到一个猎物。正当他们准备下山回去的时候,突然从树林里蹿出来两只山鸡,雪地上留下了两行长长的爪印。接着,又有两只小鹿也蹿出了树林,发现有人后撒腿就跑,雪地上又留下了一串小鹿的蹄印。仓颉看得出神,竟然把打猎的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他把山鸡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对比,发现形状不一样。于是,他便想:“把鸡爪印画出来不就可以代表鸡,把鹿蹄印画出来不就可以代表鹿了吗?生活中我管理的物品,只要把的形象画出来,不就能代表这个物品了吗?想到这里,仓颉不禁心花怒放,回去后就把他的这个想法向黄帝报告了。黄帝听后也很高兴,对他赞赏有加,于是,命令他研究成功后,到各个部落把此技巧推广开来。从这以后,仓颉是每日仰观日月星辰,俯瞰鸟兽山川,创造了象形文字。不久,像人、手、日、月、星、牛、羊、马、鸡、犬之类的这些字都造出来了。一段时刻以后,大众逐渐学会了这种技巧,管理事务的效率确实提高了许多。

渐渐地,仓颉的名声越来越大,于是他变得骄傲起来,不像当初那样认真了,何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了。

不久,仓颉的这些变化传到了黄帝耳朵里。黄帝特别失望,他不能眼看着自己的臣子就这样堕落下去,于是找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位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听了黄帝的话,沉吟了一会儿,便独自去找仓颉了。

这时,仓颉正在教其他部落的人识字,老人便默默地站在后面倾听了起来。当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个老人依然站在那里没动。仓颉觉得有点好奇,就走上前问他有何疑问:“别人都说了,无论兄弟们何故不走?”只听老人回答他说:“仓颉啊,我年纪大了,老眼昏花,有几许字至今还糊涂着呢,因此今天特来请教请教你。”

仓颉见这把年纪的老人都这么尊敬他,心里很高兴,便忙说:“无论兄弟们请问。”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而牛同样有四条腿,何故‘牛’字却只剩下一条尾巴,没有四条腿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写成了“牛”的字样,造“牛”字时,又写成了“鱼”的字样,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把二者颠倒了。

告别结绳记事的年代仓颉–汉字始祖中国古书上有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等记载,这是早期记事常用的技巧,可惜这些物质无法长久保存下来,因此当时的记事务况已无法知晓了。但安阳小屯发现了十五万片甲骨卜辞,在龟甲与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当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总字数达到3500个上下。从甲骨文字结构来说,除了象形以外,形声、会意、假借等比较提高的造字技巧已普遍被应用。可见在三千余年前的商代文字已达到了相当完备程度,那么在它以前一定有个更长的提高经过。

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龟甲上刻划符号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发现了在陶器上刻划的符号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有些与甲骨上所见的字类似,因而有人认为它们就是早期文字。至于在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发现的朱书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国的汉字至少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文字的出现既是大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的结局,因此仓颉很可能是整理文字,为汉字的形成作出了贡献的一个代表人物。

仓颉造字

仓颉是中国神话的人物,相传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发明者,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俗称仓颉先师、仓颉圣人、制字先师、制字先圣、左史仓圣人、仓颉至圣。其圣诞日为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有虞舜、仓颉、项羽、顾炎武、李煜。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而仓颉是文圣人,项羽则是武圣人。

仓颉造字

「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淮南子·本经’里面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韩非子·五蠹》:「昔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说文解字序’里面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吕氏春秋·君守篇》亦记载有:「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纬书《春秋元命苞’里面,进一步记载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里面解释说:「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一》记载:「易曰『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又「仓颉造文字,接着书契始作,则其始也。」

《荀子·解蔽》称:「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汉字的诞生非一人一手之功,是先民长期累积提高的结局,近代考古发现了360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7000年前的陶文、约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流传下来的仓颉造字的传说,说明仓颉应当是在汉字提高中具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物,他可能是整理汉字的集大成者。

仓颉的考据

山东寿光和东阿、河南开封、河北南乐、虞城、陕西长安和白水、河南阳武(今原阳县)、洛宁等地都有仓颉墓等遗迹。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