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平说:疫情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会出现四种短缺,历史经验证明,风暴不可怕风暴带来的恐慌和混乱才是大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文 |趙玉平今天是三月份的第一天,窗外天空蔚蓝、阳光明媚,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趙玉平
今天是三月份的第一天,窗外天空蔚蓝、阳光明媚,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我花了一点时间对一月份的推送内容做了一点回顾。今天我们对1月份的推文内容做一点盘点。
整个一月份咱们《平讲平说》热度最高的推文是1月27号发布的文章,题目是《疫情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会产生四种短缺》。
在这篇内容里我们谈到了1911年春节前后,伍连德博士和他的团队用4个月时间抗击瘟疫取得成功的故事。这次成功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进行坚决彻底的隔离和消毒。当时有一个步兵团被调进哈尔滨帮助进行隔离,而且有关方面用120节火车建立了一个大型的隔离营,有点类似现在的方舱医院。
为了防止飞沫传播,伍连德还发明了一种简单的口罩,两层纱布中间放上吸水药棉,效率高、成本低,而且制作工艺简单,这种口罩在国际上也得到了一致的认可。后来他就被命名为“伍氏口罩”。1935年,伍连德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提名,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
历史经验证明,疫情的传播会经历四个阶段,萌芽期、扩散期、爆发期和衰退期。在防控疫情过程中会经历四种短缺。萌芽期常见的是远见的短缺,这种短缺已出现拖延和掩盖行为为标志。在扩散期最常见的短缺是信息短缺,这种短缺以谣言四起为标志。到了爆发期会出现信心短缺和资源短缺,这种短缺已抢购为标志。这四种短缺此消彼长,循环出现。
另外大家看到从华佗、张仲景到伍连德、钟南山,大家会发现“大疫必有大医”。在关键时刻需要有人挺身而出,引导大家集中资源、快速行动、坚决隔离。
一月份热度排名第二的推文是1月26日的推送,《其实屠苏酒、饺子这些过年食品都和抗击瘟疫有关,勤洗手戴口罩心态好,风暴不可怕而风暴带来的恐慌混乱才是大敌》。
东汉有三大名医,华佗、张仲景、董奉他们都是在抗击瘟疫过程中产生的。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再一次证明“大疫出大医”的这个规律。华佗老先生配置的一种药酒,其中用了大黄、花椒、乌头、附子、桂枝等中药,这种酒可以起到驱瘟避邪的作用,起个名字就叫“屠苏酒”。
大家非常熟悉王安石写的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民间每到春节都要饮屠苏酒,这个就属于用食疗的方法来预防瘟疫。历史经验证明春节前后就是容易爆发瘟疫的,所以古人说除夕除夕,这个夕”有可能指的就是瘟疫。
张仲景就发现了老百姓得病跟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天气寒冷,另外一个是身体营养不良,正气不足。所以他发明了一种食品叫“祛寒娇耳汤”。这里所说的“娇耳”就是今天我们吃的饺子。大家看看过年吃饺子、饮屠苏酒、守岁、放鞭炮,其实这些风俗都跟防控瘟疫有关。
在这里我们就特别强调,面对疫情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众、不传谣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心态积极、不要恐慌。在海上航行的时候,如果我们遇到了风暴,其实风暴并不可怕,由风暴引起的恐慌和混乱才是最可怕的。只要我们大家众志成城,坚定信心,就一定能战胜风暴,取得胜利。
热度排名第三的文章是1月31号的推送,《疫情是一面镜子,95后小护士的“遗嘱”令人动容,致敬如此少的人保护了这么多的人》。
华佗有两个发明,一个是麻沸散,一个是五禽戏。他是世界上最早运用药物麻醉来做手术的人。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动物,分别是虎、鹿、熊、猿、鸟。华佗告诉自己的学生,“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这里边他强调一个概念,运动一定要适度不能过度。人体吃的好东西吃多了,如果不动一动的话,那么营养过剩、能量过剩会伤害身体的。
大家看到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抗击疫情的战役迎来的曙光,出现了转机。有资料显示,全国各地有380多支医疗队援助武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超过4万人,而且医生、护士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女性,她们确实是新时代的娘子军、花木兰。
说到这个话题,我就想起了当年丘吉尔发表演讲中所说的一句话,“在人类战争的领域里,从来没有过这么少的人对这么多的人做出过这么大的贡献”。
在这个春暖花开、疫情出现转机的时刻,回顾那一段风雪岁月、艰难时刻,我们要再一次向挺身而出的一线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本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内容均为原创,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媒体及公众号转载,请回复“转载”获得“转载需知”
#这些年,赵老师写的那些书#
趙玉平博士
北京邮电大学教师,北京九思书院创始人
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
微信ID:pingjiangpingshuo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