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课文以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内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想法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领悟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领悟祁黄羊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教学经过:
一、 背景导入
春秋是我国第一次全国大分裂形成时期,这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全国分为140多个大致诸候国,经常发生征伐。其中以晋楚两国尤其突出。在晋悼公继位前,曾经称雄一时的晋先后被楚强占去郑、陈、蔡等地,晋悼公继位时又趁机占了东部要邑――彭城。作为当时的国君――悼公,此时最大的的心愿是(振兴民族、收复失地、打败楚国),而这些愿望的实现都要有一位杰出的将领才行。谁能帮他实现心愿呢。让我们随着一个关键人物祁黄羊—–重回那段纷争的历史。
齐读课题 9祁黄羊
二、 整体感知
1、 请同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文章讲了祁黄羊的何事?
学生自读课文。
2、 进修生字新词
霸主 征伐 晋悼公 举荐 召见 慎重 避免
3、 交流
文章讲了祁黄羊的何事?
学生各抒己见。
(讲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荐贤当中军尉的事)
表扬:你真会读书,这十个字就能概括祁黄羊的所做的事
“中军尉”是何意思?
对,中军尉是一官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元帅、司令员。
三、 进修课文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章哪些小节是写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哪些小节是讲他内举不避亲的?
学生读课文,理清文章段落。
3――7小节写外举不避仇 8――11小节写内举不避亲
2、进修3――7小节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7小节,抓住具体的’词句,说说祁黄羊是怎样外举不避仇的?
学生读书
3、交流
A、“我看“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样会举荐他呢?”
祁黄羊是怎样说的?(郑重地)你郑重地读读。
从你的严肃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何是郑重地。你再试试。从你的语气中老师知道了何是郑重地。
同学们想想何是“郑重地”?(严肃、认真等)你试着读读
假如你是悼公,听到这一消息,你会想些何?
生:祁黄羊怎样会举荐自己的仇人呢?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生:解狐会不会报复祁黄羊?中军尉职责这么重大。
如果你就是悼公,你会怎样对祁黄羊说?
生发表特点化见解。并通过朗读体验。
你能当一回祁黄羊和悼公,为我们再现那一场景?
学生体验式朗读。
B、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民族的兴亡。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
此时此刻悼公会怎样说?你试读一下。学生读体会。
(从你的语气中老师体会到悼公的忧心和对祁黄羊的信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举荐解狐,可见确实是外举不避仇。
过渡:
祁黄羊向悼公举荐做中军尉,可世事难料,此时的解狐已是大病在身,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于是他又举荐了自己的出儿子――祁午,也就是内举不避亲部分。这部分内容与我们刚学的外举不避仇大体相似。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所用的技巧,投影出示:抓住语言描写感受人物内心 通过体能式朗读体会人物想法 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前文的进修,一定会运用这一技巧将这一部分学会。
4、 学生合作探究“内举不避亲”
5、 交流
6、 领悟重点句子“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举”是何意思?(举荐、推举)
重点词语我们领悟了,这句话你能解释了吗?
生说。(推举外面的人不避讳对方是自己的仇人,推荐自己家里人不避讳是自己的亲人)
同学们说的真好,,由这点我们也知道了如果抓住重点词语,领悟了意思,我们就可以领悟整句话的意思了。
7、 通过上文的进修我们知道祁黄羊举荐人才完全是“出以公心”,他以何为“公”?
对,以民族安危为公,也就是以“爱乡”为公。
四、 拓展延伸
此时,若你是晋国的一名百姓,或是晋国的官员,或是祁府家丁,或是……,你听了祁黄羊的事务,你会说些何?
假如我是___________.我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学生书写
2、 交流
老师点评:同学们真是祁黄羊的知音啊,老师相信他如果听到同学们的话,一定特别高兴,还会夸我们21世纪的小朋友真不简单,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么多道理,真不愧是我们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3、 祁黄羊举荐祁午后,祁午在战场上捷报频传,晋悼公特别感激,说(齐读最后一小节)
悼公听了很受感激,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又一次捷报传来,晋悼公更是高兴,他对祁黄羊说:再读最后一小节。
五、 布置作业
搜集可以赞美祁黄羊品格的四字词语。
板书设计:
外举不避仇 爱乡心 内举不避亲
祁黄羊
教学反思:
苏教版教材第八册课文《祁黄羊》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祁黄羊由于在多年征战中,腿脚落下毛病,无法担任“中军尉”一职,便向晋悼公请辞,推荐他的杀父仇人解狐接替他,但此人重病,不久就不治身亡了。祁再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接替他,表现了祁“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以公心”的崇高质量。
于是在课堂上我直接奔向难题的所在,想让学生通过拓展资料文章主要内容的技巧,找出反映他品格的一句话“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及词语“出以公心”。
师:这篇文章小编将讲了祁黄羊的何事?
生:讲祁黄羊推荐解狐和祈午担任中军尉的事。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哪些小节写的是举荐解狐的?
生1:4-8小节
生2:4-7小节
生3:3-7小节
生4:3-8小节
师: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其实是3-7小节写举荐解狐。
师:哪些小节是举荐祁午的?
生:……
在这一部分的进修中,学生并未抓出文章的重点句了。此时老师应及时的作出相应的引导,而我只是单纯地沿着学生的思路进行课堂的进修。使整堂课的进修显得有些不尽人意――老师提问过多,有些碎。这充分显示出教师课堂反应能力的欠缺。
在设计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部分时,没能充分备好课,备好学生,(第八小节作为过渡段应点出其影响和特殊性,我却硬生生的把学生拉过来。当然,教师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作出有效反应,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进修来解决这一难题,但当时我都没有做)以至在这一部分浪费不少时刻,同时也看出了老师课堂应变能力的缺乏。
在进修晋悼公与祁黄羊地第一次对话时隔不久,让学生充分阅读了人物的对话,并注意人物的提示语,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想了想,郑重”,引发学生的想象,尝试透过文字体味人物内心复杂激烈的矛盾斗争,从而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指导研读后,充分激励和相信学生,“授之以渔”,采用学法迁移,放手让他们自学第二次对话,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觉悟和能力。
由于经验尚浅,课堂上对自己所设计的在课堂上不能灵活地实施,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充分地发挥。通过这堂课,自己学到了很多,更激励我要不断地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自评:
“终于上完这堂课了!”此时的我如释重负。我长长吁了口气。太紧张了!这种久违的感觉让我陷入困境。在课堂上有好几次忘记要说何,使整堂显得特别凌乱。
静下心来,细细体味,我觉得本堂课最成功之处在于拓展延伸部分,当学生将心中的话表达出来时,我感到特别高兴,因此对他们的评价也不由得生动起来:同学们真是祁黄羊的知音啊,老师相信他如果听到同学们的话,一定特别高兴,还会夸我们21世纪的小朋友真不简单,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么多道理,真不愧是我们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最后一个一切的设计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们激情的朗读也为课堂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些让我兴奋,但还有一些更值得我深思。我是紧张,紧张得说话有些乱。然而紧张背后透露出的是我自身准备的不足和自身能力的缺乏。课堂是千变万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现场应变能力。而我在这两点上明显不足。这才使课堂陷入困境。我想这是我今后很长时刻内应努力去进修的。
当然还有一些小的细节如在不停地走来走去,背手,挽袖等等教态方面的不良习性,也应及时的纠正。
感谢这堂课,让我暴露出这么多的不足,让我明确了努力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