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中的质询是什么,包括名词解释和分类?
质疑询问。我们一般可以把质询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攻击的、临场的、用来解构对方立论的,一类是防守的、赛前准备好的、诱使对方承认我方论点并展开自己逻辑 第一类问题起到的作用是用连续的追问来将迫使对方展开自己的逻辑并举证,进而将逻辑链中的薄弱之处予以截断,或者是确定对方的答案,让对方失去回旋的余地第二类问题由一连串封闭式问题和一两个开放式问题组成,效果是要么让对方陷入两难,要么承认我方观点,要么违背公众的经验法则。这需要赛前精心组织。
辩论质询应该怎么问?
首先,辩论赛的质询是要针对对方的论点论据来进行,一个询问询问的问题,出发点和利益的点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对对方的论点论据进行有力的冲击,而不是隔靴搔痒
质询案是什么?
质询案指人民代表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的一种书面文件。
人大代表提出质询案,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宪法第七十三条和有关法律对质询案的提出及其处理程序作出了规定,为代表行使质询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根据代表法第十四条、地方组织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人大代表提出质询案应符合以下条件:
(1)质询案必须是在全国人大会议或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提出。
(2)质询案的提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联名人数。
即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或者10名以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名可以提出质询案,地方各级人大代表10名以上联名可以提出质询案。
(3)质询案必须书面提出,并写明质询的对象、质询的问题和内容。
质询的对象,只能是法律规定的单位,不能是单位里的某个人。各级人大代表可以质询的对象是不同的。
全国人大代表质询的对象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质询的对象是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乡、民族乡、镇人大代表质询的对象是本级人民政府。
(4)根据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第四十四条和地方组织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质询案的处理程序是:
质询案提出后,由主席团决定交受质询机关在主席团会议、大会全体会议或者有关专门委员会会议上口头答复,或者由受质询机关书面答复。
在主席团会议或者专门委员会会议上答复的,提质询案的代表团团长或者代表有权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决定口头答复的,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应当到会答复。
决定书面答复的,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应当签署,由主席团决定印发会议。
(5)提出质询案的代表半数以上对答案不满意的,可以提出要求,经主席团决定,由受质询机关再作答复。
人大代表依法提出质询案,正确行使质询权,还应区分质询与询问的区别。
按照法律有关规定,询问和质询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五点:
一是询问不具有监督性质,质询是人大行使监督权的方式之一。
二是询问没有严格的程序,一般是随问随答,质询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必须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三是询问的范围仅限于正在审议的议案和报告,不在此范围内的,不能提出询问。质询的范围要广一些,凡属于被质询机关的职权范围,都可以提出质询。
四是代表个人可以提出询问,质询则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联名人数才能提出。
五是询问可以口头提出,也可以书面提出,质询必须书面提出。
质询是人大行使监督权的一种有力的形式。
人大代表既要严肃认真地行使,加强对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监督,也要注意慎重使用,不宜把工作中的一般失误,或工作上的一般问题以质询案形式提出;
更不能因为对某些情况不甚清楚,就以质询案的形式要求有关部门来说明情况,回答问题。
质询与咨询的区别?
质询是指立法机关议员个人或集体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就政府行政活动有关事项向政府首脑或部长提出问题,要求其即席或书面答复。质询往往导致一般性辩论并带来政治后果。
咨询的意思是通过某些人头脑中所储备的知识经验和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料的综合加工而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开发。咨询产生智力劳动的综合效益,起着为决策者充当顾问、参谋和外脑的作用。